今天,中學文憑試(DSE)的通識科最後一屆考試如期舉行。許多學生對今年的試卷感到相對簡單,而通識科老師也有同感。其中卷一是歷屆試卷中最易的一份,部分題目問法較以往簡單。有分析指出,這可能是考評局想讓來年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考題能夠更接近真實生活,讓來年的學生們能夠作為參考。至於卷二,大多數學生對其相對難度的反應較為正常,並未感到特別困難。
東區一所中學的許同學對今年的試卷感到題目不太難,因為探討的社會議題都是很常見的。許同學表示,在這份試卷中並未涉及到政治議題,這也是可預見的。因為近年來,政治議題很少出現在試卷中。李同學則表示,卷二中讓學生選答回答問題的部分和與他們的日常生活相貼切的問題比較容易回答。
儘管DSE通識科將在明年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全面取代,但許多學生仍然表示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他們認為通識科所涉及的議題很廣泛,能夠訓練他們的批判思考和分析能力,而且不限於某些地區。
東區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的通識科主任劉健豪認為,今年的通識科試卷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在卷一中,問題的題型和問法都和以往差不多,不過部分問題相對簡單。他舉例說,第二個問題需要考生根據資料指出兩個針對長者的偏見,而過去考生可能需要歸納資料的內容,但今年的試卷已經直接列出了答案。在第一個問題中,第一個小問只佔了4分,只需要考生描述資料數據顯示的一個特徵。過去,同樣的4分問題可能需要考生列舉兩個特徵,所以試卷在這方面也有簡化。
至於第二卷試卷,劉健豪認為三個問題的難度差異較大。其中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全球糧食危機,是相對冷門的題目,而第二和第三個問題則是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所以回答起來比較容易。然而,第三個問題涉及到中國社會,許多學生可能不熟悉,所以他預計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回答第二個問題。
總的來說,今年的DSE通識科試卷被認為相對簡單,其中卷一尤為如此。多數學生對試卷感到滿意,但他們也對明年通識科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感到遺憾。對於這個轉變,他們表示,通識科所探討的議題相對更廣泛,多樣化,能夠培養學生的批判思考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