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DSE中史卷二︱馬克思主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傳播原因,讓你全面了解歷史思想革命!

今天是中史科DSE文憑試的大日子,考試卷二設有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各設三條題目,考生可從其中一個單元中選答兩條。其中,單元一問及五四時期中國思想的變化,要求考生援引史實,說明毛澤東思想蘊含中國傳統思想。這個題目引發了很大的關注和討論。

不過,中史考試不僅僅是單元一,其他單元也有不少精彩的題目。例如,單元二探討地域與資源運用,問及黃河流域中游農業得以發展的原因、唐代長安的文化面貌等。單元三則問及王安石變法,要求考生闡述梁啟超籌辦《時務報》、《清議報》的背景和目的。單元四要求分析北魏均田制、唐代府兵制、宋代科舉制度如何吸納人才。單元五則問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在文學、藝術、醫學和化學四方面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並要求閘明馬禮遜來華傳教期間,在開展教育事業及溝通中西文化兩方面的貢獻。最後一個單元是「女性社會地位:傳統與變遷」,引用資料分析明清時期「節婦烈女」人數較宋元為多的原因、清末國人興辦女子學校的原因。另有問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年和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在勞動、婚姻和教育三方面保障婦女權益的概況。

聖公會基孝中學中史科主任王德偉和中史科老師李顯偉表示,今屆考試題目較多問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歷史,其中卷一提及「第一個五年計劃」,卷二問及五四運動,並引用中共創始人陳獨秀宣傳共產主義的資料。考評局希望透過這些題目,加深學生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了解。

不過,考試題目也融入了許多傳統文化和思想,例如五四新文化運動、毛澤東思想蘊含了中國傳統思想、北魏均田制、唐代府兵制、宋代科舉制度如何吸納人才等等。這些都體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廣闊和深邃,並且讓考生從中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雖然題目豐富多樣,但其中還是有比較重要的題目需要考生特別關注。例如,單元一和單元六分別問及五四時期的中國思想變化和女性社會地位的傳統與變遷,這兩個單元的題目較長,佔分較重,需要考生充分掌握。

作為一名考試助手,希望所有參加中史科DSE文憑試的考生都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掌握好題目重點,發揮出你們的最佳水平,拿到理想的成績。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