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爆!」DSE歷史科卷一竟然不設「香港史」題目?教師揭秘:課程大難全覆蓋,讓你了解更廣泛的歷史知識!

中學文凭试(DSE)历史科昨日刚刚考完,共有4选3作答的试卷,题目主要涵盖了上世纪中国的发展和白话文运动、日本20世纪后期的经济发展、国际联盟及国际关系、美苏关系等内容。而同样引人注目的是,今年卷一不设置“香港史”题目,这是自2016年来的首次。据教师称,此次考试注重考查立场,并对一些关键题目进行比较,可见难度相当高,预计考生将以此来区分高下。 全港共有约4600人报考今年DSE历史科。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考评局对该科目进行了精简,卷一从过去的4道必答题目变为了4选3,考试时间也缩短了。基督教香港信义会元朗信义中学历史科主任谢荣燊表示,此次考试难度适中,所有长题目都要求回答立场,并涉及比较的元素,因此预计考生将以此来区分高下。例如首题8分长题目要求考生回答是否同意“20世纪首20年见证了中国的新面貌”,需要参考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答。谢荣燊认为,这道题目的“新面貌”意味着考生需要比较新旧情况,而作答方向可以包括中国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差异,以及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地位的变化,“只有比较前后,才能谈到改变了什么”。 谢荣燊预计,更多的考生选择回答卷一考查“国际联盟”和美苏关系的两道题目,这也反映了他们更加熟悉欧洲史知识。以第四道题目“美苏关系”为例(可见下图),试卷中提供了一幅1979年刊登的漫画,漫画家对美苏两国达成协议感到不乐观,并解释说即使两个国家签署了协议,但仍然存在军备问题,因此即使签署了协议也是“虚伪的”,预计“只要考生掌握了课本内容,就能回答得出”。而卷二则考查了香港经济发展的题目,是热门的“香港史”题目,其中第一道题目要求考生阐述“20世纪,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都市化,都市化也进一步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卷二总共有7选2的作答题目。谢荣燊指出,香港的经济发展也是考生的热门复习课题,但要避免离题,例如不应该讨论到教育制度的变化,因为这并不是直接影响香港经济发展的因素,“重点是交代都市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